藏象学说

“藏象”一词,首先见于《黄帝内经》。藏,通”脏”,是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;象,是指形象或现象。藏象,即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、病理现象。可见,”藏”是”象”的内在根据,”象”是”藏”的外在反映。

藏象学说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:

  • 一是内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,其中重点阐述五脏的生理功能。
  • 二是五脏与形体官窍之间的关系,包括五脏与五体(脉、筋、 肉、皮、骨)及五官九窍(舌、目、口、鼻、耳、二阴)之间的联系等。
  • 三是脏腑之间的关系,包括五脏之间、六腑之间以及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多种联系。

藏象学说,主要以脏腑为基础,所以有时也称其为”脏腑学说”。脏腑是内脏的总称,主要有五脏与六腑两类。五脏,即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;六腑,即胆、胃、小 肠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。此外,还有一类组织器官,由于其功能类似于脏,形态相似于腑,中医学把它们称为”奇恒之腑”。奇恒之腑包括脑、髓、骨、脉、胆、女子胞。

藏象学说插图

五脏与六腑虽同为内脏,但各自的功能特点是不同的。五脏共同的功能特点是“藏精气”,即贮藏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;六腑共同的功能特点是“传化物”,即受纳、消化饮食物,并吸收其精微,排泄其糟粕。正因为这两者总的功能特点不一样,所以将它们划分为脏与腑两类。

内容脏腑名称属性结构生理病理治疗
五脏肝,心,脾,肺,肾阴、里多实质性化生、贮藏精气多虚证多补法
六腑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阳、表多空腔性受盛、传化水谷多实证多泻法
五脏六腑的区别